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直播:北海公园写生,探寻皇家园林的历史脉络

时间:2025-08-18 编辑:好莱坞报道 来源:本站 当前位置:主页 > 电视

  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直播间走进北海公园,这座承载着年历史的皇家园林,自辽代初创至今,历经数朝营建,始终是北京城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坐标。从辽代的瑶屿行宫到金代的大宁宫,从元代的万岁山至明清的皇家御苑,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时代印记,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探秘在镜头前徐徐展开。

1.JPG 

    太液池是北海公园的核心水域,其历史可追溯至辽代。这片水域在金代被纳入皇城范围,元代成为大都城的禁苑湖泊,明清时更是皇家夏日赏荷、泛舟的重要场所。作为历代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,太液池的水域格局历经数次疏浚整治,始终保持着 “一池三山” 的经典造园格局,其中荷花池的景致既满足了皇家赏玩需求,又暗含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利用。

2.JPG 

    池畔琼华岛之巅的白塔,是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。据建塔石碑记载,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,有西域喇嘛者,欲以佛教阴赞皇猷,请立塔寺,寿国佑民,获皇帝恩准后,永安寺与白塔同期建成。这座藏式喇嘛塔由西藏喇嘛恼木汗设计,通体上圆下方,取 天圆地方” 之意,35.9 米的塔高依托琼岛地势,形成 殿阁耸拥,绿荫环簇” 的巍峨气象。

3.JPG 

    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之一,北海公园的发展轨迹与北京城的变迁紧密相连。它见证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兴衰更迭,承载着皇家祭祀、宴饮、休憩等多重功能,其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处处体现着封建礼制与造园艺术的完美结合。荷花池与白塔的景观组合,既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,更是不同历史时期园林营造思想的集中呈现。

4.JPG 

    这场北海公园写生之旅,以太液池与白塔为切入点,串联起园林历史。从辽代的初创格局到清代的最终定型,从皇家专属到如今向公众开放,北海公园的历史脉络在镜头前愈发清晰。《书画里的中国》以写生为媒介激活历史记忆,北京时间 APP 用新媒体手段将这段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体验,让观众借助绘画读懂背后流淌年的历史文脉,感受皇家园林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。


相关文章